A+ A-
A+ A-

  顾明月按捺住心中陷害顾明德的想法。
  主要今天冲击有些大,思绪有些混乱,暂时想不出来。
  她试探性地把手串收进空间,果然,和她猜想的一样。
  之前她就发现,明明空间可以自行吸收能量,却一定要等到自己拿出来。
  所以她料定,即使空间在感应到玉石能量时好似占据主动性。
  但空间的一切还是以她的意识为主。
  她觉得自己和空间的关系……
  或许类似于某种契约,她为主,空间为辅。
  如今依旧安然无恙的手串也证实这一猜想。
  于是等她把手串单独收好,对空间再次保证“下次,下次找到玉石一定都给你。”
  次日睁开眼,顾明月看了眼手表,还不到五点。
  唉,昨晚梦里光怪陆离,好不热闹,也让她一整晚都睡的很不踏实。
  反正也睡不着,干脆直接起来。
  给小石头肚子上搭个毛巾被,她下地往厨房去。
  脑袋安静不下来的时候,她习惯做些美食。
  在做的过程中放慢节奏,调整心情,跳出胡思乱想的怪圈。
  往盆里倒入三斤白面,放一勺白糖,适量酵母。
  揉完面醒面期间,顾明月从空间里面拿出三袋搅好的牛肉馅,一袋一斤装,当初都是塑封打包好的。
  将萝卜擦成丝焯水剁碎,挤干水分和牛肉一起和馅,不一会就包了一大锅。
  只见满满一大锅牛肉萝卜包子,白白胖胖,整整齐齐摆在那。
  光看着心情都舒畅,烧水蒸包子吧。
  包子出锅,顾明月也不顾包子烫手,直接拿了一个,斯哈斯哈地吃了起来……
  真香啊。
  时间还早,从空间拿出一个不锈钢的大铁盘,把牛肉包子捡上去,收进空间。
  之后把家里剩下的苞米面全部倒进盆里,兑了些白面。
  决定这锅就包酸菜油滋啦大饺子。
  一早上,顾明月都在不停地忙活。
  最后又包了一锅黑米面小白菜鸡蛋粉条,作为今早的早饭才算结束。
  吃饭的时候,手都酸了。
  不过脑子里清明许多,尤其是看到小石头吃得像个小仓鼠,心中也逐渐安定下来。
  老天爷已经给了她这么多暗示、上帝视角,她要是还如惊弓之tຊ鸟,每天杞人忧天岂不辜负这大好人生。
  没什么大不了,大步朝前走就是。
  除了神,谁也无法预判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重要的是享受当下。
  想开之后,顾明月不再焦虑。
  水泥和砖头应该明天就能解决,齐大山一家等待调查结果,肉食也都做好一部分放在空间.....
  想了想最近忙活的这几件事,终于告一段落。
  难得清闲,看向小石头问道“小石头,咱们今天去山脚捡蘑菇好不好啊?”
  小石头兴奋地答应“好啊,好啊,姑姑,可以带上欣欣吗?”
  “当然可以。”
  顾明月说着便起身“正好,昨天你在大伯母那吃饭,姑姑还没送粮食呢。”
  小石头认真补充“昨天二伯母给我蒸的鸡蛋羹,我和欣欣吃,欣欣,不舍得吃,都给我。”
  顾明月了然,就知道大嫂他们一定会紧着小石头吃好吃的,她倒是不差吃的。
  但是这年月,她要是真送这吃送那吃,不仅会被‘上课’……
  她前脚送,后脚大嫂就会给她送回来。
  哪怕不送回来,也会给她同等价值的东西交换。
  这在他们看来才是有来有往,但如果这种平衡打破,他们也宁愿不要这些东西。
  至少在顾家村,没有那么多占便宜的。
  就连顾六哥,人家到处蹭饭也有眼力见,没看和关大叔走的近嘛。
  收回思绪,顾明月没再耽搁,把黑米面包子放在篮子里,便牵着小石头出门。
  还好,他们来的早,正好赶上大伯一家刚吃饭。
  把包子放在桌子上“我早上蒸了些包子,这天也放不住,大伯,你们吃。”
  大伯果然瞪她一眼,不相信地说“净打马虎眼,下次不许送了。”
  顾明月嘿嘿一笑,不答应也不回话。
  顾明伟倒是没客气,直接拿起一个尝了口“嗯,明月手艺见涨啊。”
  刘彩霞白了他一眼“你也不看看她都放了什么,鸡蛋香油,包鞋底子都香。”
  顾光欣在一旁惊奇地瞪大眼睛“大伯母,鞋底子还能吃啊?”
  “噗!!”顾光灿正喝粥呢,被小妹一句话逗得笑喷了。
  惹得二嫂拍了他一下,一家子有说有笑地吃早饭。
  顾明月也没走,坐在一旁凳子上,接过大嫂递过来的南瓜子在那嗑着。
  边嗑边说“大哥,我昨天碰到我同学,她家在机械厂,说是能帮我划拉到砖头和水泥。”
  刘彩霞连忙问了一句“男的女的?”
  顾明月无奈说道“女的。”
  大嫂点点头,不知是遗憾还是什么,反正没再说话。
  顾明月觉得自己提前说了入赘条件简直不要太明智。
  看大嫂的样子,显然还没死心,幸好她底子打的好,大嫂没再唠叨。
  “大哥,打井的事情怎么说?”
  “这个没问题。”顾明伟说话功夫也吃完了,顺势起身“你要是定好砖头水泥,那咱们这房子就可以起了;
  下午让打井的过来,到时候你正好一起跟着过来看下位置,顺便把房子范围量好;
  明天就可以开始打地基,我看这天要下雨,还是尽早动工。”
  “行,听大哥的。”
  顾明月看着光欣也吃完了,便对大嫂问道“二嫂,今天我也没啥事;
  准备一会带着小石头上山采点野菜,你和二嫂去不去。”
  大嫂摆摆手“我今天准备在家把衣服给你做出来,过两天正好能穿,你和你二嫂一起去吧。”
  最后上山的只有顾明月和家里四小只。
  得,家里还是把她划分在孩子那一栏。
  她小时候在乡下也是东北这一片,不过是辽省的。
  大差不差,一些野菜都认得,估计也就是叫法有些区别。
  光荣光灿不用她操心,剩下两个小的纯粹是凑数。
  上了山,也有其他摘野菜的人,李婶也在。
  对于她昨天的帮忙,顾明月很感激,她主动上前打着招呼。
  李婶问道“明月,来摘野菜啊。”
  顾明月点点头,顺口问道“是啊,正好带小石头一起。李婶,咱们村这边野菜多吗?”
  李婶为人比较和气,笑呵呵地说“多,咱们村四面环山,还挨着河,打从我和你叔落户到这,再没受过饿;
  明月,这边被采的没剩多少,你要采野菜的话去河岸那边,那边今天人少,估摸着还有挺多。”
  顾明月心中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三年饥荒。
  其实从1958年下半年,西南、华南地区便已经有干旱的迹象。
  东北这边,是从五九年初开始春旱,其中黑省最为严重。
  一直到六一年下半年才逐渐好转,中间死伤无数、饿殍满地。
  其中原因归根结底就是天灾人祸。
  这中间的细枝末节,再追究也无力回天。
  她只想在保全自己的基础上帮一下村里。
  不是她圣母,只是她明白‘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在这个大集体的时代,你永远不可能独善其身。
  她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她想着,若是她能提前动员大家储备好粮食。
  让大哥安排人修水库。
  山上的野菜、蘑菇、木耳等,组织村民们上山采摘晾干作为储备粮。
  还有后山的野鸡野鸭甚至野猪,也都可以当成顾家村的‘天然粮仓’。
  只要把前期工作准备齐全,怎么也能多挺一段时间。
  就是这中间还是需要很大的操作空间。
  其中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是问题?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