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嘉穗就在朋友圈看到学长挂了领养信息,拜托在东城的朋友帮忙扩散。看起来是没有找到熟人领养。
嘉穗那时候正在给旺财做小零食,往烤网上摆放那些小骨头的时候,不自觉就问了旺财一句:“你能接受家里来个新成员吗?”毕竟她是非常民主的一家之主。
旺财听得懂,但懒得回答,只盯着那一炉小饼干。
嘉穗烤完他的饼干,用剩余的材料做了一份给猫猫。
”放心,猫猫不会抢你的饼干。”
旺财就跳起来把爪子扒到她手上,催促她快点给他尝一块。
嘉穗握住他的爪子,喂给他一块饼干,一锤定音,“那就当你答应了?”
作者的话
林不答
作者
2024-10-03
江序临:并没有感受到民主。
15.江序临的味觉很贫瘠
江序临在纽约无事可做他当然没有什么工作,他上周才在这里开完会 突然飞来这里领证果然是没有性价比的行为,他再次反思 入夜,他在房间叫了餐这是他常住的酒店,顶楼留有他的房间,厨房也知道他的饮食习惯 牛排和白水他通常只吃这个牛排只需要加橄榄油和盐,水对美国厨师来说倒更麻烦些,毕竟对温度有要求,要烧开 江序临的味觉很贫瘠或者换个好听点的说法,敏感 孩提时期人的味觉通常都相当敏感,对很多味道都挑剔,譬如禽类的羽毛味、猪肉的腥膻味、茄子的碱味、萝卜的臭味、青菜梗的苦味所以小孩子或多或少挑食,长大后反而味觉退化,再尝不出食物中特殊的味道,从前不爱吃的东西,后来可能又爱吃了 而江序临小时候哪怕在挑食方面也出类拔萃同时,他还有一对在育儿态度和资本上都强悍得出类拔萃的父母 那几年,正是国内食品安全常出问题的时候,一会儿是奶粉,一会儿是猪肉,甚至连盐都不安全 何凯丽和江自洋专门请了人来家里种菜,牛肉也是由直供地空运到家里他们确保食材的安全,以及味道的单一,就这样,江序临的味觉顺心顺意在狭窄舒适圈内长大,至今也没有退化,仍然保持着油盐不进的顽固姿态 太丰富的食材对他来说很难意味着“风味”
,而是奇怪的、复杂的、接受成本过高的异味 所以后来独自出国求学,离开了父母精心的照料,他也很快找到了自己适应的食物——诸如麦当劳之类的大型连锁品牌,标准化的选材和调味把控下,他只需要确定自己能吃什么,再去掉多余的酱料,最高效准确不过 咖啡同理江序临出国才第一次喝咖啡,试验过几次后就确定自己能吃什么了——不需要任何多余风味,什么“莓果甜香”
江序临在纽约无事可做。他当然没有什么工作,他上周才在这里开完会。
突然飞来这里领证果然是没有性价比的行为,他再次反思。
入夜,他在房间叫了餐。这是他常住的酒店,顶楼留有他的房间,厨房也知道他的饮食习惯。
牛排和白水。他通常只吃这个。牛排只需要加橄榄油和盐,水对美国厨师来说倒更麻烦些,毕竟对温度有要求,要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