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豆腐的味道鲜美无比,还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奇妙口感,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感觉。三人埋头苦吃,吃得津津有味,连鼻尖都微微冒出了汗珠。沈舒明一直在吸嘴,他连忙喝了一大杯水,微微压了压这个感觉。“小妹儿,你这里面放什么了?我的嘴好辣啊,又麻又辣的,但是越辣越想吃,好过瘾的感觉。”沈舒楠从碗里抬起头,一看沈舒明这状态就知道他吃不了辣。她解释道:“就是我从那小男孩儿那里买到东西,那东西叫辣椒,是一道非常不错的调味品。”
小说详情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房间,沈舒楠便迫不及待地从床上爬起来,开始了她对麻辣烫的深入研究。
这个时代很多的调料品都不齐全,做出来的味道可能没有现代的好,但是也足够了。
沈舒楠首先拿起一把粉丝,将其放入碗中,倒入适量的温水进行浸泡,以便让粉丝变得柔软。接着,她又抓起两把花椒,仔细地在清水中清洗,以去除附着在上面的灰尘和杂质。清洗完毕后,她将花椒放入另一个容器中,倒入清水进行浸泡,以便让花椒的味道更好地释放出来。
在等待花椒浸泡的同时,沈舒楠开始准备其他的食材。
她拿出葱、姜和洋葱,将它们切成细小的碎片。当花椒浸泡的时间差不多了,她便开始准备炒菜的步骤。
她先倒入适量的菜籽油到锅中,开火加热。待油温升高后,她将切好的葱姜洋葱碎片倒入锅中,用热油将它们炸至金黄,以去除油中的腥味。
炸干后,她用漏勺将葱姜洋葱碎片捞出。接着,她将之前泡好的花椒倒入热油中。花椒一接触到热油,瞬间散发出浓郁的麻香味,整个屋子瞬间充满了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小妹儿你这么早就起来了。”沈舒明睡眼惺忪地走进来,鼻子抽动两下,“你炸什么啊?好香啊!”
沈舒楠一边用锅铲搅拌着,一边回答道:“花椒油。”
沈舒明问道:“用我干啥吗?”
“暂时没事儿,到时候我喊你吧。”沈舒楠指了指桌子上的两杯水,“你先把水喝了,等大姐起了让她也喝了。”
沈舒明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水杯一饮而尽,才喝进去的瞬间,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浑身轻松,仿佛有一股暖流流过一样。
沈舒楠想了想,那不能一直卖麻辣烫啊,万一生意做大了她可以开一个火锅店啊。
反正她做麻辣烫最主要的调料就是火锅底料,那就先把火锅底料做出来吧。
沈舒楠捣鼓了一上午,终于在午饭之前把麻辣烫弄了出来。
她连忙招呼着沈舒晴和沈舒明来吃。
“快尝尝!”沈舒楠热情地招呼着,一边给他们每人夹了一块儿吸满了汤汁的豆腐。
这些豆腐块儿上裹满了浓郁的麻酱,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俩人小心翼翼地吹了吹热气腾腾的豆腐,但实在等不及它再冷却一下,因为那诱人的香气不断地钻进他们的鼻孔,刺激得他们口水直冒。
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豆腐送入口中,刚一咬下,热腾腾的汤汁便从豆腐里爆了出来,烫得他们几乎要跳起来,但那香气和味道却让人无法抗拒。
这豆腐的味道鲜美无比,还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奇妙口感,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感觉。
三人埋头苦吃,吃得津津有味,连鼻尖都微微冒出了汗珠。
沈舒明一直在吸嘴,他连忙喝了一大杯水,微微压了压这个感觉。
“小妹儿,你这里面放什么了?我的嘴好辣啊,又麻又辣的,但是越辣越想吃,好过瘾的感觉。”
沈舒楠从碗里抬起头,一看沈舒明这状态就知道他吃不了辣。
她解释道:“就是我从那小男孩儿那里买到东西,那东西叫辣椒,是一道非常不错的调味品。”
沈舒明连连点头,又喝了一大杯水。
几人吃完后收拾了碗筷,沈舒楠趁机问道:“你们觉得这味道怎么样?好吃吗?”
俩人肯定道:“好吃!”
沈舒明补充了一下:“就是有点儿辣。”
“好的。”沈舒楠记下了,“下次我给你做个不辣的版本。”
“不要。”沈舒明倔强摇头,“不辣总感觉没有那股劲儿,要辣辣的才过瘾。”
沈舒楠摇头失笑。
吃好后,他们几个人开始忙碌起来,将准备好的麻辣烫食材和器具仔细地整理好,然后小心翼翼地装上马车。
沈舒楠计划在今天下午前往附近的镇上,尝试着将这些美食推向市场,看看能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沈舒楠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毕竟在这个注重真材实料的时代,缺乏现代科技的便捷和添加剂的“狠活”,使得成本不可避免地增加了。
她担心这些精心制作的麻辣烫在价格上会显得有些昂贵,毕竟她打算将一碗麻辣烫定价定为素菜一文一串,肉类三文一串。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价格确实不算便宜,她害怕消费者会因此望而却步,不愿意掏腰包购买。
先试试吧。
三个人驾驶着马车,沿着乡村的小路缓缓地向镇上前进。
村子里的人们看到这样一辆庞大的马车在村里的道路上缓缓行驶,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投来好奇的目光,议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都在讨论那是谁家的马车,这么大一辆马车,得不少钱呢。
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连牛车都是极为稀罕的。
全村上下,只有村长家拥有一辆牛车。拥有一头牛,对于村民们来说,意义非凡。牛不仅可以用来拉货,帮助村民们运输各种物资,而且在农忙时节,牛还能帮忙犁地,大大减轻了农民们的体力负担。更不用说,当牛老了之后,它还可以成为家里的一份口粮,为家庭提供宝贵的营养。可以说,对于这个小村子而言,一头牛简直就是一个无价之宝。
直到看见马车上坐着沈舒明,村子里的人终于来搭话了。
“明小子,你这哪儿来的马车啊?”一个村民上前问道。
“我家的。”沈舒明高声回答道,语气中是藏不住的开心。
“哟!”村民们听到沈舒明的回答,都惊到了。
“那你要去哪儿啊?”村民问道。
“上镇上去。”沈舒明回答。
村民们目送着那辆渐行渐远的马车,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疑惑。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想知道沈舒明究竟是从哪里弄来的这笔钱。
有的人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仿佛在想象自己也能拥有这样一辆豪华的马车;有的人则带着嫉妒的心情,低声抱怨着命运的不公;还有的人提出了质疑,怀疑这马车的来历是否正当。
总之,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村民们对沈二家充满了好奇和猜测。
摘抄网 381.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12075号-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