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淮祐川华云清长公主的质子面首华云清附加(淮祐川华云清)(长公主的质子面首华云清)全本浏览阅读连载中

淮祐川华云清长公主的质子面首华云清附加(淮祐川华云清)(长公主的质子面首华云清)全本浏览阅读连载中

淮祐川华云清长公主的质子面首华云清附加(淮祐川华云清)(长公主的质子面首华云清)全本浏览阅读连载中

淮祐川
都市 已完结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02-17 07:39:03

“阿兄,先喝口热茶。”淮祐川不作回答,只是指了指冒着热气的茶杯。他从小缺衣少食,常年呆在这阴冷偏暗的地方,自然而然便染上了寒疾。终年手脚受寒疾侵扰,每到秋冬之日发作更是厉害,虽无药物治疗,但平日间热茶暖身已是万幸。“我送来的那些衣物呢?怎么也不见你穿着。”淮泽远看着他身上依旧是那件缝补了不知多少遍的衣衫,皱着眉问道。淮祐川放下茶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小说详情
精彩节选

  天盛二十五年冬,景平国向天盛宣战。
  两方军队在两国交界地崂山开战,两年间大小战役无数,烽火铁骑踏草为泥,尸横遍野血染绿林。
  天盛二十七年春,崂山之战以天盛大胜告终。
  景平国为表求和之心,献上近崂山地区小银矿一座。
  和谈数日后,天盛忽然要求景平国附献上一位皇子,驻天盛国为质。
  景平国昭澜殿内 。
  内侍官打开最终擢选的折子,高声念出一个名字。
  此名一出,昭澜殿里里外外文臣武将百名,无一人出声。
  他们静默地伫立在朝堂上,有人面露喜色,有人皱眉轻叹,却无一人上前。
  唱名的内侍话音落下了许久,大臣们才轰然跪地齐声俯称。
  “王上英明!”
  景平王淮滨高坐在王座上,他冷冷地睥睨着殿中唯一站着的人,握着王玺的手停在了那本折子上方。
  “祐川,可有异议?”
  明明是在跟自己的孩子说话,可他的语气满是不耐烦和逼仄的威压。
  “我要带上厉嬷嬷。”
  淮祐川笔直地站在一众大臣前面,瘦骨嶙峋的模样看起来不堪一击。
  王座上的人本是他的父亲,可此时他却唤不出一声父王。
  孤苦十余年,无只缕伴身,被迫背井离乡前他想的只是带走与他相依为命的嬷嬷。
  作为景平国的皇子,十九年来他从未踏进过朝堂,而这次他站在权利的中心,却是来迎接早已注定的命运。
  “准!”
  景平王语罢,王玺重重印在了折子上。
  “苏相,送质子入天盛的事便交由你了,此事重大,切勿横生枝节。”
  景平王不断揉着太阳穴,他看起来满腹忧愁的模样,一场由他精心策划挑起的战事却以败告终,对他来说也是莫大的打击了。
  不过是经此一战他也知晓了天盛的厉害,心有所惧罢了,而叱咤战场的天盛长公主更让他恐惧。
  让他如此畏惧的女子,又出现了。
  苏势是景平国的宰相,也是景平政权的核心人物。战事起时他其实并不赞成,但奈何景平王独断专行他的劝谏仿佛以卵击石。
  现在战火平息,他只能为他的君王打扫战场。
  苏势上前听旨,却唇角带笑。
  从昭澜殿出来,淮祐川便回了梧寒殿,众臣无人为他发声,他也早就认定了这样的结局。
  可这样的结局不是命运安排,而是景平王一手造成的。
  厉嬷嬷提心吊胆地在殿门口等了许久,远远看到了宫道上的淮祐川,急忙迎上前去。
  “殿下,佛祖保佑,您平安无事。”
  自早上昭澜殿的内侍来传旨宣三皇子淮祐川进殿觐见,厉嬷嬷就一直悬着心。
  她与三皇子与其说居住在梧寒殿,不如说是被禁锢于此。十几年从未得王上召见,今日突然宣召,她内心深感不安。
  “无碍。”
  淮祐川轻轻摇了摇头,随着厉嬷嬷进了里殿,他坐到案几前拿出藏在桌下的锦盒反复轻抚。
  “这是阿娘最心爱的簪子,得带着。”
  他仿佛自言自语,唇角也带着温柔的笑。那是一柄碧玉簪 ,晶莹剔透的玉雕刻成一朵盛放的月季,月季是他的阿娘最喜爱的花。
  “殿下,是不是,质子擢选的结果出来了?”
  战败后,天盛要求献皇子为质子的消息早就如寒风过境一般传遍了整座景平王宫。只是前朝日日商议不下,最终宰相苏势提议以匿名上折之法投选出一位皇子,没想到今日便是尘埃落定之日。
  “是啊,我就是那个幸运的人。”
  明明那么失望苦涩,淮祐川却好似轻松的说出,在这深宫中他已经习惯了受人摆布。
  “殿下,皇子为质,奇耻大辱啊!且看各国历朝历代,为质者不是被折磨而死便是被遗忘他国!殿下此去,便是再无回还之日了。”
  淮祐川幼年丧母,父亲十几年不问生死,从小到大都活在他人欺凌折辱之中。好不容易跌跌撞撞长大,却又要被当做物品一样随意送去敌国为质。
  “嬷嬷,哪里都比这里强。”
  淮祐川平静地环顾一眼便能看尽的梧寒殿,除了一张床榻和案几,便是一架零散的书。谁能看出这梧寒殿昔日也是金碧辉煌,珍奇琳琅满目,可过了这些年也早被宫中的人搬空了。
  这样一看,好像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带走的。
  他将那柄碧玉簪别在了发髻之上,那是他此生所有的念想所在了。
  淮祐川苦笑着摸了摸桌上仅有的一方石墨,可笑连只摆放的花瓶都没有,自然也没有钱财可换。
  厉嬷嬷止住哭声,她双目略显混浊,半头白发盖过额际。她已不是身强体壮能护着淮祐川的时候了,他们也该寻一条出路了。
  质子驻天盛,或许是唯一的机会。或许去了天盛,会比在这里好过。
  屈辱又如何,他们要的是活命。
  “殿下,何时启程?”
  她辛苦抚养淮祐川长大,定然不会让他一个人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更不会辜负潇妃当年所托。她在油尽灯枯之前,总得让淮祐川寻到安稳生存下去的依靠。
  “三日后。”
  十几年来他们在宫中艰苦度日,身无长物,能收拾的行李只有各自的几件补了又补且极不合身的换洗衣衫。
  质子已定的消息传向四面八方,景平国百姓听闻质子人选后皆愤愤不平,潇妃为景平国英雄,他们不满潇妃唯一的儿子被这样折辱。
  可是无论他们如何群情激愤,皇宫高高的宫墙也能挡住那些抱屈的声音。
  景平王宫霜月宫。
  二皇子淮泽远一路疾走冲进霜月宫,王后见他一副焦急的模样,便知道他的来意。
  “贵为嫡出的皇子,怎能如此形色!”
  虽是怪罪的话,语气却无半分恼怒。王后总是把嫡庶划分的分明,因为这是在皇家,对她来说身份地位决定荣辱。
  “阿娘,您去救救祐川吧!他就要被送去天盛了!”
  王后招手示意他先坐下,母子两人面对面坐着,淮泽远喝了口茶压了压。
  “阿娘,您去向父皇求求情吧!救救他!”
  淮泽远方去景平王那里替淮祐川求情,结果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质子的事我也无能为力,你父王一向对你重用,你的求情都无济于事,何况是我一介后宫妇人。”
  王后年近四十,鬓间已有白发。她知道近些年淮泽远总是暗地里偷偷照顾着淮祐川,但这也是他所能做的全部了。
  “可是,他的阿娘潇妃是我们景平的功臣啊。”
  “功臣?何为功臣,景平的王君不承认,那便是无功。”
  “可是数年前明明是潇妃抵死作战才守住了景平国!这是景平的每一个百姓都知道的事。”
  “住口!休要胡言!民间传言如何当真!”
  王后怒目而视,经年旧事在这皇宫重提已是禁忌。
  “好好好,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偏偏送他去,因为他是没娘的孩子!都欺他没有阿娘,所以随意摆布他的生命和命运!”
  “住口!”
  随着一声住口,随之而来的是落在淮泽远脸上的巴掌。
  “你以为我不想替他求情吗?可是你觉得如今你的父王还会听我一言吗!阿远!你是要阿娘的命吗!阿远啊!你也是阿娘我的命啊!没有你,阿娘如何独活啊!”
  淮泽远被王后一巴掌打懵在原地,却也打醒了他。关于潇妃之死如今不论谁做什么说什么都是徒劳,因为景平国的王早已经宣告了所谓的“真相”,景平之大,无人敢违抗他。
  王后掩面痛哭不已,她如今所愿只有她的两个孩儿能平安顺遂。淮泽远怔愣片刻后也恢复了理智,情急之下他忘了王后的处境艰难,他们一个一国之后一个嫡出的皇子,在景平的王宫里也是处境艰难。
  自身难保又有何能力保他人平安,若tຊ要强行出头恐怕也是适得其反。他若还能讨景平王一些欢心那便能得到更多权利,终有一日,他定能迎淮祐川回朝,也能迎潇妃入皇陵。
  淮泽远眼神变得坚定,他现在还太弱小了,弱小地不足以给谁任何光明的未来。
  “阿娘,是阿远不对,您不要伤心了。”
  “阿远啊,这是他的命。你父王将他弃在偏僻的梧寒殿,任人虐待却又不致他死,不就是等着这一天吗?这也是祐川最后的一点用处了。”
  王后轻抚着淮泽远的手,泪眼朦胧。
  景平王七子,只有淮祐川孤身一人,也只有他任由被搓圆捏扁都不会吭一声。
  “阿远,就让他去吧,天盛在战争中一向善待俘虏,他作为质子驻天盛更不会被折磨的。”
  王后红着眼眶,却想起了昔日的潇妃。
  她初次见到潇妃,是在御花园中。园中有一棵高大的松树,不知谁在那横生的一截树杈上绑了一个秋千,而潇妃就站在秋千上来回飞荡。那时潇妃着一身鹅黄色的宫衫,衣角上坠着几颗银铃,发髻上的步摇伴着爽朗活泼的笑声叮叮当当。春光下是一双幽蓝的眸子,笑的时候弯弯如月。
  王后见到那样一番生动的情景也是呆呆站住,安静地看着欢快如飞鸟的潇妃,光影交错,王后看的痴了。
  她这一生从未有一刻像此刻的潇妃一般,自由,快乐。
  那时她才知道,潇妃便是景平王外出巡游时在崂山附近的寨子里带回来的女子。潇妃有一身好武艺,兵法详熟又自有一套作战防御的本事,景平王在后来的国事和领兵作战方面常常与她攀谈。
  在潇妃的指导下当年才年十四的大皇子淮风涿领兵平了景平国东西之乱,剿灭山匪 更是在与镶南之战中大获全胜。
  只是十几年前天盛与景平国局势紧张,镶南泷晋两国也对景平宣战,潇妃则替王上御驾出征。她在镶南与陇晋两国的强攻之下守住了景平国,战争让无数百姓死亡流离,后来在天盛绝对的国力威压之下,签订了四国盟约,战争才彻底结束。
  也正是那一战,葬送了潇妃的生命,连同她崂山的寨子族人,也消失了。
  傍晚时分,淮泽远才从王后处出来。他在长街徘徊了许久,还是悄悄来到了梧寒殿。
  长街清冷,梧寒殿大门紧闭,殿门口连盏明灯都没有。
  都说当年的潇妃宠冠后宫,景平王如明珠一般将她捧在手心。可她生前却住在王宫最偏僻的宫殿,清冷地连只鸟儿都不会光顾。
  淮泽远抬手扣门四下,这是多年来他与淮祐川之间的暗号。半晌后门开,淮祐川打开了门。
  “阿兄,你来了。”
  淮祐川侧身,待淮泽远进门后关上了门。
  两人殿内落座,厉嬷嬷捧来一壶热茶。
  “殿下,春寒料峭,别着凉了。”
  原来是厉嬷嬷拿来两件破旧的斗篷,为他们各自披上。景平的春天清晨还见霜露,晚上更是寒风凛冽。
  “你,要去天盛了。”
  他一直知道淮祐川在梧寒宫过着怎样的日子,只是王宫禁令任何王室成员都不得靠近梧寒宫,更不能明着亲近淮祐川。别人或许不知道景平王为何要颁布这样的禁令,可他是知道的,因为潇妃死时他已是懂事的年纪。
  “阿兄,先喝口热茶。”
  淮祐川不作回答,只是指了指冒着热气的茶杯。
  他从小缺衣少食,常年呆在这阴冷偏暗的地方,自然而然便染上了寒疾。终年手脚受寒疾侵扰,每到秋冬之日发作更是厉害,虽无药物治疗,但平日间热茶暖身已是万幸。
  “我送来的那些衣物呢?怎么也不见你穿着。”
  淮泽远看着他身上依旧是那件缝补了不知多少遍的衣衫,皱着眉问道。
  淮祐川放下茶笑了笑,什么都没说。
  “又是这帮该死的狗奴才!有一日我定要了他们的狗命!”
  淮祐川不说淮泽远也猜到了,一定又是宫中可恶的内侍们抢走了。
  “阿兄莫恼,好在阿娘的簪子还在。”
  淮祐川伸手摸到发间,温暖的触感让他心生暖意。
  在他抬手时淮泽远看到了他胳膊上的伤。
  “他们又打你!你怎么不还手呢!”
  淮泽远心疼地拉开他的衣袖,旧伤上盖着新伤,惨不忍睹。
  “阿兄,陪我说说话吧,我这一走我们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见面了。”
  淮祐川拉过袖子掩住伤口,抬眼望着淮泽远,幽蓝的眼睛如黑夜般深沉。

主编推荐

摘抄网 381.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9012075号-6 网站地图